陆港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妆 > 正文

美妆

高考哪几天(中考哪几天考试时间)

admin2022-07-09 09:50:27美妆160
【编者按】各地高考陆续放榜,这不,本来就是社会焦点的高考,这几天再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日前,高考成绩已经公布的各省市,已经开始各种秀他们的高考状元、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人数,全然不顾教育部禁止宣传状

【编者按】

各地高考陆续放榜,这不,本来就是社会焦点的高考,这几天再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日前,高考成绩已经公布的各省市,已经开始各种秀他们的高考状元、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人数,全然不顾教育部禁止宣传状元的规定。正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强大的竞争下,一些毫不犹豫全力以赴、不惜作出各种牺牲的家庭将有怎样的收成?动商研究中心将持续关注······

一直以来,围绕高考的争议从未间断。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中,高考面临了诸多专家和学者的非议;在民间,社会和家长、学生谈到高考无不为之动容,我作为高中学校的一线体育老师,也来凑个热闹,谈一谈我眼中的高考。

在我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高考是教育资源稀缺状态下演变出来的一种高等教育资格的竞争。由于资源的限制,在无法解决每一个孩子上大学的前提下,大学成了精英教育。

从形式和结果来看,高考就是一场选拔、也是一场竞赛。虽然高校扩招缓解了选拔的激烈程度,但是其性质没有变,同时这种竞争也开始从高校向高中传递、从高考向中考蔓延。

台大社会学的教授说:“那些没有考上台大的,才应该来台大学习。”这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普及的一种憧憬,也是教育者对于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表现出的遗憾,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接受更优质的知识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除开那些自我放弃不愿意努力进步的人以外,教育资源的稀缺仍然是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道鸿沟。

展开全文

稀缺必然形成竞争,这就注定了高考是一场以最终分数为评价标准,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为优胜的技能比拼。

这里就涉及到第二个约束:生命有限。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基于这个前提,我们高考的单位时间不仅仅是考试的那540分钟,而应该是包括了从小学到高中高考准备期的12年。

高考哪几天(中考哪几天考试时间)

如何有效的利用这12年零540分钟来实现高考获取更好成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延长学习时间,这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和课堂外屡见不鲜;还有就是提高时间利用率,即通过效率来换效益,于是在这样一种考试效应的催生下,学校就成了考试技能的训练场。

此时,知识只需要解决考试的问题,知识的运用只需要按照考试的逻辑规范来进行,课程学习的所有内容就是以训练考试的方法为目标,一切行为为高考服务。

理解!必须按考纲来理解;思考!必须按考题来思考。知识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同时个体化的个性差异被完全抹杀。模式化的流水线就是在培养单位时间内高质完成考题的技术技能。

这种狭隘的学习造成了知识获得与使用的单一化与功利化,通过对考试技术技能的反复训练,导致了知识使用的目标固化,而这种单向培养也必然牺牲学生发展的其他可能性。

以前有一篇文章很火,《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整个世界》,说我们做教师的,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耐心细致的呵护每一个孩子,因为这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孩子。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75万,比去年增加35万。

彭志红在《教育行思录》里面对于以人为本的理解是,人是指的群体,而非个体。学校里面学生的“以人为本”是指学生这个群体,教师的“以人为本”则指的是教师这个群体,这其实也正是现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因为资源有限所无法解决的竞争问题。

高考,代表了所有学生的大部分学习生涯,也代表了学生的整个青春岁月,我们花了人生中最有活力与梦想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为高考废寝忘食,所学到的知识难道真的一文不值?一旦高考结束,伴随着极端的撕书行为中满天飞舞的雪花片,我们清空了自己的头脑,也把知识全都还给了代表着我们记忆中最深处的学校和老师。

其实这里有对高考的误解,更有对知识的误解。

高考的考试科目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人文科学知识为辅,考试更在乎知识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关于思想性的文史类学科,也已经迫于考试标准答案的限制,失去了思想根据客观现实自发认识与发散的可能。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国,中国没有任何现代化工业”(蔡启壁:新中国建国以来工业化发展历史进程及现状),其技术都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共产党为了使中国能以更好更强大的形象站起来,在依托苏联专家的情况下,自己也加快了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对于未来的规划上,自然科学成了国家所急需人才标配,所以才有了我小时候听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这一重理轻文的意识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从我们的高考来看,都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相比较之下,人文学科自然被忽视了,其原因之一在于国家意志的人才选拔机制,其二恰恰在于中国文化的优势地位。

中国文化的思想主体现在被称为国学,从汉朝以来,这种以人文和思想精神的教育和科考制度甚至一度维系了中国历史的传承,但是基于古代“考试”的目标与内容的限制,忽视了对自然探索的科学进程,“不幸的是,中国文化中有个弱点:缺乏科学。”(罗素:中国问题)。

当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这种维护家族和国家稳定的学说逐渐失去了战斗力,于是被罗素称为“少年中国”的五四时期中国新青年,通过新文化革命,充分认识了科学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传统文化的人文经典,反而逐渐被淡忘了。

对于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工业发展需要决定了考试选拔人才的标准,考试的内容决定了学习的方向,考试的要求也决定了知识的目标,由于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为考试服务,导致了知识运用在中学阶段完全变成了应试,从而阻断了知识运用的其他可能性。

那么这些知识是否真的没有用?这个命题是一个很辩证的问题。就我看来这些所谓的科学知识,并不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本身,但是其服务于科学创造,而科技的革新再反过来改善人的生活。

所有的知识其实都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言,所需要的知识并不需要这么深入。这里依然是一个关于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在前面关于体育知识构成的文章中,我们通过学习更多的体育项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体育、了解体育,从而揭露体育锻炼的本质与规律,也让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这才是真正而言体育知识的效用。

文化学科知识同样如此,通过更多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现实,同时,对于基础的积累,也为我们今后就单一学科的继续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只是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自然科学知识除了应付高考之外还可以让我们避免陷入常识性的逻辑误区。

所有学过的科学知识都是为我们开启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让我们可以更多元更立体的认识自然界,从而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认知自由”,对于知识的运用,是在于帮助我们理解更加复杂的知识和世界本身,单一的学科知识只能解决一个系统内的问题,可惜的是,我们身边事件的发生不会仅仅只针对我们了解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发生,根据“墨菲定律”,我们往往有一种越是害怕什么就来什么的错觉。

高考哪几天(中考哪几天考试时间)

因此,要解决复杂的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必然更多,运用知识的技术与技能也将更多,只是在这里就反应出了现代教育以考试为主的一个关于知识的边界问题。

考试把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变成了独立分割的科目,让我们无法实现学科的渗透与交融,无法运用综合的学科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知识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解释知识,这也正是一个关于学习与思考的过程——理解,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和处理自己未知的知识。通过理解,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

“清华精神,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个我们已经会解决的简单问题”(一席:清华博士“一本正经”搞研究),而知识的作用与价值正是在于此,用已知去解释和推导未知,然后再加以解决。

在此,关于知识与技能用更简单的方式来描述就是,知识是揭露世界规律和规则的总结,在中国哲学中谓之“道”;技能是工具,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指导人使用“工具”的方法,例如知识之于高考,就是答题得分,谓之“法(或术)”。

因此,知识和技能都是为人所有、为人所用,而人会根据现实情况来分辨使用什么工具和如何使用。

学科知识的宽度揭露了更丰富的世界维度,只是从深度上,我们的生活看似不需要了解如此深入的内容,但是这种关于思辨和穷尽的思维方式,才是学习的重点——教会我们如何学习、如何思辨,以及如何利用科学改善生活、改造世界。

就像体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锻炼一样,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为孩子们后续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这才是高考的正确打开方式。

只是,迫于现实原因,部分家长把高考当成了改变命运的基石,以至于把孩子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高考的准备当中,这或许是中产阶级和农民兄弟家长们无法逃避的现实。

同时人文学科的缺失,也许解决了认识世界的问题,却没有解决人的自我认识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高考的认识也逐渐有了新的观点:在今年高考结束以后,很多孩子都表示,高考不是命运的转折点,而是提升自己充实学识的必经之路。

自20世界60年代以来,世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已经历了从“知识和技能”、“实践与反思“到“自我培养”的三次转移,(《生态哲学视域下的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这种教师培养方向的转变正好契合了高考的几次改革,在以探究与合作的新课程改革到现在高考以学生生涯规划为目标的新高考,都是在为学生的发展寻求更有利的知识学习和文化建构方法。

今年年初教育部多次提出“慢”教育,让孩子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而新高考的模式也将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从高校向下延伸至了高中,同时通过自主招生,鼓励孩子的多元发展。

但是无论方法怎么改变,在教育资源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的条件下,高考依然是高等教育人才选拔一个逃不开的门槛。

综述,知识本身是人类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基石,学校教育在各种条件不充分的环境下,解决的只能是基础知识普及与选拔,在此前提下,必然产生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的考试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化,但是这样的教育就不得不舍弃了知识作用于人的其他可能性,同时,由于人文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在高中阶段无法接触社会需求、生活实践和自我认识,从而出现了很多迫于家长压力之下被动学习的情况,搞得学生和家长都怨声载道。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教育投入增加之外,从教学内容上也应该更加注重关于人自我意识以及“三观”的培养和塑造。

1.没有“适合的高考”,难有“适合的教育”

2.【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玉清呼吁:把体育列为高考科目

3.施一公: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

编辑|刘晓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最新金牌榜(2022-07-09 21:01:16)回复取消回复

    不得不舍弃了知识作用于人的其他可能性,同时,由于人文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在高中阶段无法接触社会需求、生活实践和自我认识,从而出现了很多迫于家长压力之下被动学习的情况,搞得学生和家长都怨声载道。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教育投入增加之外,从教学内容上也应该更加注重关于人自我意识以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