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培训 > 正文

培训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50字)

admin2022-07-01 18:02:40培训161
撰文|孟亚旭“石壁,客家祖地,革命老区,想当年,全村不足千人,却有百数十名男女英杰投身革命洪流”。在闽西的一个小村庄,立有一座丰碑,刻了90名烈士。这个村庄便是如今位于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的石碧村。根

撰文 | 孟亚旭

“石壁,客家祖地,革命老区,想当年,全村不足千人,却有百数十名男女英杰投身革命洪流”。在闽西的一个小村庄,立有一座丰碑,刻了90名烈士。

这个村庄便是如今位于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的石碧村。

根据当地人的讲述,村子的名字曾几经更改,现在官方说法是“石壁镇石碧村”。该村党支部书记说,与现在625户人家相比,解放前的石碧村仅两三百户人家,但当时却是“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红军”。

今年8月下旬,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特意探寻“三明市革命烈士第一村”的故事。

90个英名与20名烈士

从石碧村村委会到烈士丰碑,只需几分钟的车程,过了一座小桥后丰碑便映入眼帘,它褐红色的主色调与其背后一大片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50字)

丰碑面积不大,由5块石碑组成,最大的石碑高约2米,刻着“烈士忠魂千古”的字样。两侧刻有“二战时期革命烈士英名”和“纪念碑墓志”。

展开全文

这座建于2001年10月的丰碑,5个台阶因为常年雨水的冲刷有些已掉了颜色,丰碑前用来供奉的香炉长满了草,隐约能看到其中插着几根香。

“每年都会有学校组织学生过来”,石碧村党支部书记张河斌说。

碑中所刻的90名烈士,除3人标有身份外,其余人只刻了名字,有些烈士只有乳名或小名。为什么不刻大名?当地人猜测,或许是因为参加革命时已没了家属,或许是因为革命年代太过动荡信息收集不畅。具体原因如何,张河斌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根据《烈士英名录》,这90人中,最终在1981年7月被官方追认为“烈士”的仅20人。张河斌说,“官方追认的烈士有政策,给补贴,没有补贴的话,相当于官方不认可”。

中共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的龚翠英告知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这样未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的不在少数,“当时如果要追为烈士,至少要两个团以上的证明才可以”。

但现实情况是,当时13万人口的宁化县,参加革命的共13777名,最终踏上长征路的约3000人,但经湘江战役一役后,宁化战士几乎全军覆没,到达陕北的仅58人,很难拿到相关的证明材料。

“当时,很多战士家属曾要求把家人追为烈士,但因为材料不全,根本没办法,很多人成了无名英雄”,龚翠英说,宁化共牺牲了6600多人,但仅有3301人记录在册。

这样的说法在张河斌那里也得到了证实,“湘江战役一役后,很多事情根本无从考证,很遗憾,很遗憾啊”。

为什么“家家户户有红军”?

“保卫苏区有责任,禾口淮土比参军。禾口扩红一千个,淮土一千多两人”,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馆长陈端用客家话轻轻哼唱着当年的扩红歌谣《禾口、淮土比扩红》。

“禾口”就是现在的石壁镇。

1929年3月至1934年10月,苏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猛烈扩大红军”的号召,中央和省委曾派胡耀邦、陈丕显、毛泽覃、伍洪祥等人先后到宁化苏区指导开展“扩红支前突击运动”,先后动员组织1万多名优秀青年参加红军。

在现在的宁化县革命纪念馆中,还悬挂着当年有关扩红的宣传方式。除了扩红歌谣,还有诸如《勇敢的贫苦工农热烈加入红军》、《敌人在红军面前发抖》、《送郎上前线》等宣传画。

“红军宣传力度好”的说法,张河斌也很认同,但除了“宣传”,他认为石碧村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当兵,还有其他原因。

他说,那时候石碧村地少人多,少有人吃饱饭,甚至流传有“有一餐猪肉饱,拉我去砍头都愿意”的说法。

这些扩红宣传的成果最终用数字定格,宁化全县共13777名参加革命,再然后,这些人有人牺牲,也有人参加了长征。

在湘江战役中,宁化参加长征的3000多红军,大部分血染湘江。

“牺牲在外的人,那时候很少写进族谱”

关于“湘江战役”,陈端已经跟前来参观革命纪念馆的客人讲过很多次。

有大量宁化籍将士的红三军团第四师和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分别负责前卫突破和后卫狙击任务。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那面写有“宁化将士血染湘江”的红色墙壁上记载:“红三军团第四师牺牲近半,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除幸存一名团长和极少数失散流落民间外,全部壮烈牺牲”。

在《湘江战役烈士英名录》上,记录了当时壮烈牺牲的烈士名单。在纪念馆墙上摊开的那一页上,这些士兵年龄跨度从17岁到40岁,职务从战士到排长、连长,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籍贯一栏,都是“福建宁化”。

党史办的龚翠英告诉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最终到达陕北的58名宁化籍子弟兵中,在之后又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到1955年受衔时,宁化只有3位少将——张新华少将、张雍耿少将和孔俊彪少将,“如果没有湘江战役,如果不是红三十四师作为总后卫,没有全军覆没的话,也许将军县不只是在湖北那些地方。”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50字)

根据官方数据资料,“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对宁化革命群众进行了反攻倒算。烧光100多个自然村,被烧毁房屋近1.6万间,土地荒芜3.5万亩,灭户5506户(占总户数的六分之一),被敌人抓走2342人,被抢妇女500多人,下落不明3318人,全县总人口下降为3万多人”。

“国民党卷土重来,你家里如果有参加革命的人,全家可能都会遭殃。那些牺牲在外的人,很少在当时被写进族谱,有不少人甚至还要隐瞒参加红军的事实”。

“好的东西是应该流传下来”

在石碧村,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找到了张仁普,在回忆叔父张恩柱的事迹时,他说,“他当时只有21岁,带了二十几个人便出去了,至于去了什么地方,我们也搞不清楚,只是好像知道,他牺牲在江西瑞金县的围城作战中”。

“哪一年牺牲的?”张仁普眯着眼睛想了一会,说道,“记不清了,真的记不清了”。

张仁普说,关于叔父张恩柱在战争年代的更多细节,没有人曾跟他讲过,他根本“不晓得”,“那时候我还年轻,也不懂事”。

如今已78岁的张仁普,也曾在1960年当过3年多的兵,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采访中,他说的最多的字眼,便是“好像是”、“应该是”、“不晓得”。

在张仁普看来,关于石碧村人参加长征的故事,以前应该有很多,“但时间长了,没有人把这些都写下来、流传下来,(要不然)肯定故事很多”。

他感叹说,“好的东西是应该流传下来。”

对父辈记忆的逐渐模糊,在同一个村子的张河银身上也体现了出来。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推开张河银家的大门,迎面便是三张图:一张习近平画像,两张福建省政府过年时赠送给他的写有“光荣之家”的日历。

“我父亲之前是个农民,共产党红军从我们这里经过时,他就参了军”,张河银用笔在纸上颤颤巍巍地写下父亲的名字——张清松。

根据他的讲述,父亲张清松牺牲于1933年,而他,则在次年2月出生。

“我的母亲只知道他是参加了红军,知道他是哪一年牺牲的,其他的就不知道了”,83岁的张河银,对父亲的细节知道的并不多,“那时候很穷,关于父亲的任何东西,一个都没有留下来”。

《烈士英名录》中对张清松的记载是,参军时28岁,是红三军团战士,1933年5月时,在本县衡锁被敌杀害。

值得一提的是,石碧村90名烈士中共有8个党员,张清松是其中之一,而他的儿子张河银,也是一名“老党员”,他于1966年入党,习惯把每届总书记的画像挂在墙上,每月2毛钱的党费会按时交。

“我还是优秀党员哩”,他放下手头的烟,为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掏出了珍藏的荣誉证书,保存完好的荣誉证书颁发于2011年,那年7月1日,他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这个“革命烈士第一村”究竟在时间的长河中遗失了多少长征故事,没有人给出答案。当地县宣传部门的一名负责人说,之前有媒体想去采访,但找了一天,都找不到合适的讲述人。

这样的“失落”不仅在石碧村一处。

“对党的荣誉看的特别重”

“很遗憾,在那个动荡年代,当时宁化很多资料都没来得及收集。如果能早十多年,很多见证者都还健在,我们也许能抢救到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但现在很多亲历者见证者已一一去世,就算当时刚刚出生的人,现在也都已经八十多岁了”,党史室的龚副主任面对资料的缺乏,也用了“遗憾”二字。

但种种细节,却能体现出这个村庄的不同。

在石碧村,每年年底都会向烈士家属发放福建省政府的慰问壁画,虽然只是看似简单的一张纸,但村党支部书记张河斌却格外重视,“我们会在开会时特意交代,一定要把慰问壁画发放到他们本人手中”。

在石碧村村委会的大门两侧,有几张红色的纸,上面用毛笔写着,“传承强军势如虹,参军报国更光荣”、“心系国防应征来,情注军营当兵去”。这样的纸张,也张贴在宁化县城的墙壁上。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2022-07-01 18:13:45)回复取消回复

    不认可”。中共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的龚翠英告知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这样未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的不在少数,“当时如果要追为烈士,至少要两个团以上的证明才可以”。但现实情况是,当时13万人口的宁化县,参加革命的共13777名,最终踏上长征路的约3000

  • 俄罗斯vs韩国(2022-07-01 21:14:16)回复取消回复

    清楚,只是好像知道,他牺牲在江西瑞金县的围城作战中”。“哪一年牺牲的?”张仁普眯着眼睛想了一会,说道,“记不清了,真的记不清了”。张仁普说,关于叔父张恩柱在战争年代的更多细节,没有人曾跟他讲过,他根本“不晓得”,“那时候我还年轻,也不懂事”。如今已78岁的张仁普,也曾在1960年当过3年多的

  • 2010世界杯德国(2022-07-02 05:38:10)回复取消回复

    ,没有人曾跟他讲过,他根本“不晓得”,“那时候我还年轻,也不懂事”。如今已78岁的张仁普,也曾在1960年当过3年多的兵,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采访中,他说的最多的字眼,便是“